1.人居环境监测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201610月,第三届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举办,发布了《新城市议程》,在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人居环境)的提升成为全球共同的追求。

监测,是管理提升的基本步骤,有效的监测,须筛选合适的指标,研究指标与发展状况的关系,通过指标表征发展状态、分析发展问题、判断发展趋势,进而提升管理水平。

因此,通过特定指标体系科学监测人居环境发展状态和趋势是深入认知城市发展规律、支撑规划决策的有效手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支持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设。为落实文件要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践需要一套可量化、可实施、可监测的数据指标体系。

这些指标,有的需要从国内外提出的生态城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各类指标中提炼,有的还要根据城市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来建立。有的数据依靠现有的全面统计调查可以产生,有的还需要通过新技术、新手段来采集和整理。


2.已有统计数据的局限性

数据覆盖面受限。很多表征意义较好的指标由于缺乏相关统计而不得不放弃使用,造成监测绩效的损失;

 

更新频度较低。统计年鉴、年报的特质,多为每年一次,其数据搜集方式造成了统计数据难以做到更为频繁的更新。经济普查数据等则要五年一次,数据成本较高;

 

统计口径不统一。自下而上、层层上报的统计资料,其特点是来自基层部门,即上级政府制定统计报表,层层下发,由基层统计人员填报再上报汇总。该统计方式容易造成各地区(城市)的标准尺度不一致,且缺少校验机制。统计人员技术水平差异、城镇发展阶段不同、对概念标准的理解力差别等多方面因素容易造成数据偏差;

 

统计单元多为行政上的城市,不适用于重新定义的城市。中国行政意义上的城市与实体城市存在不匹配,大量县城和发达地区的镇,实际已形成城市。

 

3.新数据环境带给城市建设指标统计和人居环境监测的新机遇

最近几年,由于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政务公开的有效推进,形成了由大数据和开放数据所共同构成的新数据环境,并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城市研究以及基础数据库建设等方面产生日益增强的影响。

新数据环境具有自下而上、覆盖面广、一致性程度高、粒度细致、可获得性强、易验证性强等特点,对于城乡建设统计工作将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也有望对统计结果进行校验。